× 企业管理咨询

深圳市思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sinbo) 是拥有多年管理实践的实战型管理咨询企业,思博数十人的咨询师团队用近十年的时间潜心研究世界管理大师彼特·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及台湾陈宗贤教授的企业经营计划管理,同时深入日本、台湾、欧美等知名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及技能,结合中国企业本土化的特点,成功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企业年度经营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该系统在思博团队的潜心指导下,已成功帮助中国数百家企业实现年业绩增长40%

企业管理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联系我们  思博集团
思博集团

专注于制造业企业10余年

帮助制造业企业业绩增长40%

管理咨询公司
这些制造业企业倒闭,我一点都不心疼:以前太“繁荣”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这些制造业企业倒闭,我一点都不心疼:以前太“繁荣”
浏览量:2112次 发布日期:2015-12-12 11:53:48


      打开任何一张报纸,看看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很多都不是很好;和身边人聊天,很多企业主都说今年日子不好过;看各类券商报告,制造业的确很难;看各类政府智库的报告,对制造业现状很是忧虑。

于是几乎所有人都得出了一个结论:今年制造业形势太糟糕了。并且分析出很多原因:诸如企业转型升级速度慢,税收过高,融资困难等原因。

但是,以我个人长期和大量制造业企业打交道,我觉得上述原因是有,但是考虑到中国制造业,尤其是中国制造业主体是大量中小企业,他们不少日子不好过其实是必然的。

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很多是长期仰仗低廉的人工、政策红利、松散的环保要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严重的各大行业供过于求的现状,一旦外部市场需求萎缩或者有更便宜的生产国家(比如越南等),上述这些企业就会日子越发难过,并走向倒闭(除非主动转型升级)。

真的是这样的,各位如果去看下深圳、杭州、苏州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样是制造业,他们的日子就比较好过,不会像外界说的那样难过。他们主要挑战不是市场需求不大,而且招不到人才。

但是大量传统制造业(这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日子的确一般,他们中的中小企业,在我个人看来,真的应该走向衰退,而不应该惋惜。

1、不是现在这些制造业企业太难赚钱,而是以前太好赚钱

走到全球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利润基本都是稳定的,而且对于企业都有很强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但是在中国之前的情况则是,任何一个农民,在自家院子里捣鼓几下,请几个人,开个家庭作坊,很多都能赚大钱。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事实。以某乡镇为例,该镇家庭几乎都在生产小五金。与国外建设一个五金工厂不同的是,这里以前只要把私家院子腾出一些地方,找几个外地农民工就可以直接开始干了,基本上半年就可以盈利。

说句实话,这种环境下,何必去读大学呢?(因为读完大学也不定能找到好工作,赚到钱啊),何必去创新呢?因为只要拿着隔壁邻居的产品模仿学习下,就可以赚钱了。

这种例子太多了,另外一个专业生产袜子的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生产袜子。没啥技术投入,只有人力投入,每年即使个体户都能赚到20到30万。你去问他们,他们以前很少抱怨钱难赚的。

不仅仅是上面两个地区,还有一个地区以生产牙刷为主,叫上几个亲戚朋友就能开个牙刷厂,为各地宾馆酒店提供洗漱设备,只要有订单,生产完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很多人为此赚到了钱。

这种例子太多了,因为平时频繁在这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里走动,实在觉得这些企业为何能赚钱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必然会走向死亡。

你看发达国家,这种企业能存在么?肯定赚不到钱。因为这种企业连开设都开不起来,根本不符合政府的标准。

是的,我们在国内外各大超市看到的日用品,很多来自中国,很多就是来自上述这些中小型工厂里面。

以前这些企业日子好过是因为市场需求大,现在市场需求小了,越南等地成本更低了,中国队环保要求高了,对最低工资也有要求了,自然这些企业就没办法生存了。这是必然,真心没必要惋惜。

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只是几个人抄袭着第三方的产品就能赚钱的日子都不是正常的日子,现在只是回归到了正常的状态,想赚钱,可以,自己努力拿出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人才队伍,有自己的技术队伍,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等等。

也正是由于门槛低,大量没有门槛的企业涌入,导致产量严重过剩。产能过剩的结果是导致行业重新调整,那些不适应的企业倒掉,留下来的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这是好事。因为不宜太过于哀悼这些死掉的企业,要往积极的角度去看。

2、大量制造业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加班而生存

如果你去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制造企业,很多是上六天班的,还有的是三班倒。尽管企业抱怨工人工资越来越高,但说句实话,中国的物价也高,就是工资和物价还是相对较低的,所以工资整体来说并不高。

尤其是把工资和房价一比,估计没人会说工资高。尽管美国这些普通百姓收入也不高,比如平均年薪五万美元,但要知道美国除了扭腰等几个城市房价较高外,其他地区房价真心一般啊,而且贷款利息也低,所以百姓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工资还是可以的。

但是我们很多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就是这些工资,其他四金、保险啥的能不买就不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很多工厂基本没有本地人,因为本地人不愿意干这么苦却钱少的工作,只能依靠大量外地的劳动力,农民工。

然而,这种模式也将逐步走到尽头,因为农民工主体现在逐步是80后和90后,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等等不是父辈能够比较的,他们很多人不愿意去这些企业工作。

所以制造业企业倒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工人工资逐步加高而导致的。我个人觉得这是回归人的价值,不宜过度抱怨人工成本高。人工成本高是一个未来常态,哪个发达国家成本不高。关键在于高得能否值得(现在问题是的确部分不值得,因为我们的劳动力太缺乏技术培训了,职业素养有时候也欠缺)。

3、一些企业是违反环保要求的

去过某以家纺印染为主的某地,企业到处都是,但你要是去这些企业后面的河流看看,就知道多么地污染重了。

后来去了某中部地区的化工产业集聚区,其实吧,都是东部地区搬过来的小化工厂,那个污染实在让人难以承受。不知道现在好些没?

很多中小型企业其实基本上没啥环保措施,所以在这方面基本没啥投入。所以以前他们好赚钱的时候,其实很多是赚的环保钱。

随着现在对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的确企业要投入了,企业就觉得,成本这么高,没法干了。这种企业连环保成本不想承受,倒闭了又有何可惜?

4、很多很多企业是侵犯知识产权的

曾经见过某个企业,看起来高大上啊,是为某某大公司提供配件之一的企业。但是熟悉了之后,他说实话了,这些产品都是买的XXX国的产品回来研究、模仿的。他说即使他是模仿的,在国内也算是老大了,国内其他企业连模仿的能力都没有。。。。

走遍了很多产业,比如服装(我自家家就是做韩国和美国服装代加工的)、比如灯具、比如五金、童装、家纺等等行业,里面抄袭的非常之严重。

为何以前企业好赚钱呢?因为只要企业派个人跑到国外展会上买个产品回来研究分析,依葫芦画瓢生产出来一个,以后就开始赚钱了。

最极品的是,曾经看到一家企业在另外一家企业发布了新品的第三天就生产出了同样款式的产品,原来他们安排了一个人潜伏到了另外一家企业偷学了。

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前是相对较弱的,所以很多企业都能活着了。比如深圳的山寨工厂,如手机工厂,现在是无人飞机工厂,到处都是。(顺便说下,深圳的创新文化是很赞,但很多创新是基于山寨的基础上,这一点随着深圳转型升级发展注入深入,注定了是潜在挑战)。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逐步加大,企业也发现成本上升了,抄袭第三方的代价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些企业慨叹越发艰难。这样的企业倒闭又如何?

除了上面四大类型,还有一些企业长期依靠政府的补贴和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生活,随着政府清理各种优惠,这种企业也基本没利润了。这种企业倒闭了又干嘛去惋惜?

在这种转型过程中,上面提到的这些企业倒闭是必然的,真心不值得惋惜。我看不少人把现在制造业糟糕归结于当年的4万亿等等。其实这应该只是一个诱导的因素,真正原因还在于企业自身真心脆弱,缺乏核心竞争力。

但这不是中国制造业的全部,中国制造业也有大量很赞的企业。

中国企业转型之路上诞生了好多高大上的企业,模范生诸如华为、中兴等,也有大量的中型企业。如果一个国家产业转型这点阵痛都承受不了,那就不要妄谈产业升级了。我个人坚信这种转型是会得到回报的。

现在问题在于,企业觉得做制造业不如做金融业赚钱,包括很多大中型企业都是这么想的,这个才是比较糟糕的。这一点要去应对。



上一个:百度无人汽车揭秘:一个雷达70万…   |   下一个:谁是让唯品会9天蒸发370亿的始…

友情链接
  • 官方微信